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。堅持供改與綜改相結合這一主線。
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賦予轉型綜改的時代內涵。
發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治本良方作用和轉型綜改的戰略牽引作用。
深化“去、補”。
推進“破、降”。
著力促改革、增動能。
著力推進具有“四梁八柱”性質的重大改革。
破解資源型地區創新發展難題、結構性矛盾突出地區協調發展難題、生態脆弱地區綠色發展難題、內陸地區開放發展難題、欠發達地區共享發展難題。
在產業轉型、創新驅動、生態環境保護、營商環境等領域推出一批先行先試重大改革事項。
構建促進轉型發展、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、標準體系、績效評價體系。
形成一批制度性成果。
建設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示范區。落實國務院42號文件各項任務。
率先走出資源型地區轉型升級、創新驅動發展的新路。把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作為主攻方向。
促進實體經濟、現代金融、人力資源協同發展。
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、高端裝備制造、新材料、節能環保、通用航空、現代煤化工等新興產業集群集聚集約發展。基本形成新興產業快速成長、裝備制造業強力支撐、文化旅游業成為支柱、建筑業規模擴大、現代服務業成為重要增長極、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加速涌現、傳統產業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格局。
打造能源革命排頭兵。加快建設國家清潔能源基地。
構建現代能源體系。
實現從“煤老大”到“全國能源革命排頭兵”的歷史性轉變。堅持節能優先。
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。
推行能效領跑者制度。優化能源結構。
淘汰落后產能。
大力提升新能源、可再生能源比重。推進煤炭綠色低碳高效開發利用。
堅定走“減”“優”“綠”之路。深化電力體制改革。
增強電力產業優勢。推動煤層氣生產方式、管理體制變革。
下大力氣打造我省能源體系中新的支柱產業。推進碳交易和礦業權市場化配置。瞄準國際科技前沿。
積極開展煤炭清潔轉化、煤層氣勘探開發利用、低碳技術等關鍵共性技術攻關。擴大能源領域開放。
推進產能、裝備國際合作。
構建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。深度融入國家開放“大戰略”。
擴大與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合作。
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。
差異化承接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。
加大與中部和周邊地區合作交流。弘揚開放文化。
激活開放基因。
提高產業發展外向度。
強化引資引技引智。
建設內暢外聯大通道。
打造對外開放大都市、大平臺。
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。
在地方立法、規則標準方面形成優勢。
營造國際化、便利化開放環境。
打造制度建設、營商環境和服務創新高地。
加快形成寬領域、高水平全面開放新格局。
實施鄉村振興戰略。堅持“三農”重中之重地位。
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。
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。堅持以工補農、以城帶鄉。
調整城鄉關系。
清除要素下鄉障礙。
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體系。
推進城鄉融合發展。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。
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。
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。
逐步壯大集體經濟。
促進共同富裕。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。
大力發展有機旱作農業、功能農業。
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。
構建現代農業產業、經營和服務體系。
推進質量興農。改善農村人居環境。
推進鄉村綠色發展。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。
注重傳統村落保護。
推進鄉村文化興盛。加強鄉村干部能力和素質培訓。健全自治、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。
打贏三大攻堅戰。著眼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。
突出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。
強化高負債企業舉債約束。
嚴格政府債務管理。
重視解決政府隱性債務。
加強金融薄弱環節監管。
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。
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。著眼到2020年脫貧攻堅決戰完勝。
聚焦深度貧困。
著力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。
建立貧困地區和脫貧人口持續發展長效機制。
提高脫貧質量和成效。
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。著眼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。
繼續打好藍天保衛戰、黑臭水體殲滅戰、土壤污染防治持久戰。
提高污染防治法治化、專業化水平。
切實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。
深化“放管服效”改革。加快轉變政府職能。
打造“六最”營商環境。
激發市場活力。深化簡政放權。
完善政府權責清單。
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。
推動政府向市場放權、向基層放權。加強事中事后監管。
改革監管體制。
創新監管方式。
提高監管效能。大力推進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。
讓數據“多跑路”。
讓群眾和企業少跑腿。嚴格行政問責問效。
加強和創新督查工作。
推動工作落實。
提高政府公信力、執行力。
樓陽生省長指出。
今后五年中。
我們一項光榮而神圣的使命。
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。我們要對標全面小康要求。
著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。
持續擴大經濟總量。
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。
夯實全面小康的物質基礎;要著眼提升全面小康水平。
推動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。
優先發展教育事業。
促進文化繁榮興盛。
提高就業質量和收入水平。
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。
實施“健康山西”戰略。
完善住房供應和保障體系。
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。
推進民主法治建設。
提升公共安全水平。
維護社會和諧穩定。
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、安全感。這是新一屆政府的歷史性任務。
我們要只爭朝夕、真抓實干。
堅定扛起這一歷史重任。
完成這一歷史使命!
山西日報、山西農民報、良友周報、山西經濟日報、山西市場導報、百姓生活資訊所有自采新聞獨家授權山西新聞網發布。
未經允許不得
山西新聞網版權咨詢電話:0351-。如您在本站發現錯誤。
請發貼至論壇告知。感謝您的關注!
國務院新聞辦批準函(2001)48號晉icp備互聯網出版許可證:新出網證(晉)字20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:avsp0號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:字第00173號晉文網備【2011】004晉公網安備 號
廣告服務:0351-監督熱線:0351-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舉報電話:0351-舉報暴恐音視頻